【專業研習回饋】「夜探盤龍峽谷-生態教師社群」研習 學員心得回饋之一
●文/ 郭亭纖 (蔡文國小教師)
【編按】阿蓮國中生態教師社群已經運作10年,透過這場分享教師社群如何組織與運作,謝謝郭老師的心得回饋,與你分享。
這場研習報名的起因是「峽谷」和「夜遊」,因為這兩個詞,搭起來讓人有很多想像空間,果然在課程一開始的簡報,就大大的讓我充滿各種感受,驚訝、期待、恐懼(看到安全提醒而害怕),但隨著講師何耿旭老師的解說一張張動植物照片,動物的小知識,以及對生態環境、人類和動植物間的關係的思考,都讓人更期待之後的實地探訪。
隨後,我們在黃昏時抵達大崗山生態園區,我們對這個園區並不陌生,但不同以往,晚上六七點的大崗山生態園區,卻讓人覺得好新奇。夜遊一開始,走的都是大條的步道,雖然沒路燈,但在行前聽了一些生態情境感知的課程,知道我們雖然今天仍是生態的消費者,但仍要懷著感恩的心,所以即使整條路摸黑往上爬,我們也沒有任何怨言。
一開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步道上,真的還是會害怕,也不敢當隊伍的最後一個,但隨著自己和成員們漸漸適應,大家開始會睜大眼睛憑藉著手電筒的光四處觀察,張大耳朵聽周遭的聲音,果真如陳信捷老師所說的:我們今天就是要去打開感官!最後我們竟也能在黑暗中發現閃爍光芒的紫斑蝶蛹,以及自己找到青山蝸牛,真的是從沒有過的感受,難以筆墨形容。
另外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:看到躺在樹枝上蜥蜴,以及躺在蜥蜴尾巴上的昆蟲的時候;樹蛙轉為正面對著我,我突然想和牠揮手的時刻;全隊關上手電筒手機,尋找螢光蕈,感受完全漆黑的時刻;終於到了峽谷入口處,聽著劉亞平老師講述緣由時刻;抬頭尋找著峽谷頂端的毬蘭,雨水滴到臉上的時刻;下山時,膝蓋累了,感官也慢慢關上的時刻。回到家後,確實沒辦法記住很多的動物和植物的名稱,但感受仍然是豐富的。何老師說:蓮中學生曾說這是整個國中生涯,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堂課,那我也得說,這一次也是我至目前最印象深刻的一次研習。
再次感謝工會能舉辦這場非常有意義的研習,讓我再次體驗會萬物眾生皆平等。平常就喜歡觀察動植物的我,因為有時候只是單純的看著動、植物們,也能因為感受到他們的生命力而覺得喜悅,不過我從沒試過在戶外、大半夜的觀察它們。這次能有機會在生態園區觀察動植物們,真的大大滿足我的感官和心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