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主頁
編號 28465 [人氣:99]
日期 2025/3/12
標題 【優質課程開花結果】月美國小山野教育尋古道至白雲仙谷 師生領略探索家鄉大自然之美
內容
【優質課程開花結果】月美國小山野教育尋古道至白雲仙谷 師生領略探索家鄉大自然之美

【編按】回首來時路,點滴在心頭,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於112年7月成立「自然探索教師社群」,112年12月進行山野教育種子教師培訓,113年3月成立「拾山野教育團隊」,希望透過山野教育課程體驗讓學生重拾山林野趣。月美國小邱怡和校長長期推動山野教育,理念不謀而合,與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協力共同設計課程,由陳志鵬、張梅菊老師現地探勘,完成月美國小山野教育課程講義手冊。114年3月7日月美國小師生循著英籍探險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的腳步,走向壯闊景點白雲仙谷,領略探索家鄉的大自然之美,謝謝漾新聞報導,114年3月11日並登上自由時報全國版封面,優質課程開花結果與您分享。

〔記者許麗娟/高雄報導〕高雄市杉林區月美國小推動山野教育,師生循著154年前英籍探險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的腳步,前往位於甲仙埔與荖濃間山溪中的白雲仙谷,不僅體驗攀繩上3層樓高瀑布,也驚喜發現貝類化石。

154年前,來自英國蘇格蘭的攝影師約翰湯姆生來到台灣,曾涉足荖濃溪流域,用影像記錄了當時的地貌風光和人文景象,他的足跡,也吸引在地文史工作者探訪不同時空的旅行,其中,當年被拍攝且名為「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」,即是位於甲仙區鹽桑坑溪流域的白雲仙谷,有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,最特別的是還有許多化石遺跡。

月美國小師生於3月7日自甲仙龍鳳寺徒步健行,沿著約翰湯姆生走過的古道前往白雲仙谷,途中在解說老師的帶領下,下切溪谷沿著溪流逐步上行,同時認識當地的人文與自然生態,發現遺留的貝類化石等,約2小時抵達白雲仙谷瀑布,而課程的重頭戲之一,是體驗攀繩攀岩爬上3層樓高的瀑布,欣賞瀑布上方大片平行岩塊與下方迥異的景色。

劉同學分享,白雲仙谷很漂亮,過程中,大家對照學習手冊中百年前的相片,雖然沿途風景有些微變動,但瀑布百年來都一直存在這裡,也體認到,要更愛護家鄉的山,不要隨便破壞。

校長邱怡和表示,此次是月美國小第2年推展山野教育活動,第1年先深入台灣屋脊、領略台灣高山合歡群峰之美,今年則將轉回家鄉的山,結合百年前約翰湯姆生南台灣旅行的路線,去年12月曾走六龜到杉林的文化路徑古道,今年3月是到白雲仙谷,4月還將前往美濃杉林先民越嶺古道,透過課程設計讓小朋友更了解故鄉。

【漾新聞記者陳雯萍/高雄報導】杉林區月美國小推動山野教育,師生循著154年前英籍探險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的腳步,走向一個在當年被拍攝且名為「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」景點白雲仙谷,領略探索家鄉的大自然之美。

白雲仙谷位於甲仙區鹽桑坑溪流域,有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,最特別的是還有許多化石遺跡。師生於3月7日上午從學校出發,抵達甲仙龍鳳寺簡單整理裝備後即開始徒步健行,前段產業道路旁就有許多昆蟲、植物,之後下切溪谷,在溪流間跨過石頭、水流逐步上行,解說老師也跟大家介紹這裡的人文與自然生態,還帶大家撿拾河川中遺留的貝類化石。

約2小時的健行,溪谷開始出現大石頭,頓時美麗的白雲仙谷瀑布出現眼前,小朋友都開心極了,一掃徒步的疲憊,盡情在瀑布下戲水;簡單休息後,是今天課程重頭戲,在老師協助下,每位小朋友都順利攀繩攀岩爬上3層樓高的瀑布,瀑布上白色大片平行岩塊與瀑布下方景色迥異,令大家嘖嘖稱奇。最後在河谷中觀察生態結束這次山野課程。

張姓同學說,這次的活動比上次古道更有趣,看到許多魚類、昆蟲與植物,還有摸到貝殼化石與攀岩活動,回家會跟父母親分享;陳姓同學說,今天最有趣的是攀繩跟攀岩,前面還有位同學不小心腳滑,所以我走的時候緊張得心臟都要跳出來了,但還是順利完成。

劉姓同學說,白雲仙谷很漂亮,我們也對照學習手冊中百年前的相片,發現大自然真偉大,瀑布百年來都一直存在這裡,我們要更愛護家鄉的山,不要隨便破壞。

此次也行經名為「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」景點的白雲仙谷。邱怡和校長說,此次是月美國小第二年推展山野教育活動,第一年先深入台灣屋脊、領略台灣高山合歡群峰之美,今年則將目光轉回家鄉的山,結合百年前約翰湯姆生南台灣旅行的路線,去年12月已曾先走其中六龜到杉林的文化路徑古道,今年是到白原仙谷。

另外,月美國小並將在4月走美濃杉林先民越嶺古道,透過課程設計讓小朋友了解故鄉、愛護家鄉。此外,今年的活動,有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大力協助,出資出力,共同設計課程、編撰學習手冊與導覽,讓課程內容豐富不少。

新聞連結請見臉書粉絲團留言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6Kzcp4raS/
回主頁